首页 >> 行业动态 >> 查看详情

遏制餐馆隐性消费,不能靠消费者单打独斗

时间:2021-09-26 09:53:12 阅读:20197 来源:法制日报

核心提示

近日,深圳市民王女士向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投诉:她和朋友在一火锅店就餐,结账时每份餐具被收了3元钱。商家称“餐具本来就是收费的”。而市消委会对此回应称,经营者使用格式条款,应当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否则格式条款的内容无效。从餐具费到餐位费,从茶水费到酱料费,餐饮行业存在各式各样的隐性消费,点餐时店家不主动告知需要收费,结账时却计入账单。


很多时候,消费者到饭店、餐馆吃饭,都会被饭店老板“偷偷”地收取餐具费——吃饭的时候,不告诉你这是收费餐具,但结账时将餐具费记入账单。餐馆老板的理由“这是消毒餐具”,需要向顾客收取每人1-3元的餐具消毒费。

消毒需要成本,饭店收取餐具费,表面上看似乎合乎情理,但事实上,餐馆强制收取餐具费,是违法行为。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的第33条第5项规定: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使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由此可见,餐饮企业应承担餐具消毒费用,而不能将消毒产生的费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提供消毒的、清洁的餐具和饮具,提供安全、卫生的就餐环境,是餐馆经营者的法定义务。

其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消费者具有自由选择权。这表明,餐馆既要对收费餐具明价标码,还应提供免费和收费两套餐具,供消费者自由选择。只提供收费的餐具,哪怕你明码标价了,也是强制性,违背了公平交易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只提供收费餐具,消费者就只能成为刀板之鱼,任其宰割。

其实,不单单是餐具费,还有开瓶费、保鲜膜费、餐位费、茶水费、酱料费等等,都是不合理、不合法的霸王条款。这些餐馆的隐性消费,是经营者利用不平等的格式条款,来侵犯消费者权益,本身就是违法违规行为。所以,几乎每一次消费者的较真,每一个关于餐具费的投诉案例,都能以投诉者获胜而结束。

餐馆隐性消费由来已久、司空见惯,且受到公众的普遍反感。可是,一些消费者不愿意大费周折,就选择了默许餐馆的侵权,忍受隐性消费的欺凌,这是不应该出现的。一次次地投诉,浪费了消保委的监督资源,也达不到震慑效应。窃以为,物价、工商、消保委等部门应联合起来,严格执法,制定出取缔“隐性消费”的硬性规定,并把这样的通知贴在餐饮业的醒目位置,而不是让消费者单打独斗。
  • 舌尖上的冬奥测试赛,饺子成为餐桌上的宠儿

    舌尖上的冬奥测试赛,饺子成为餐桌上的宠儿

    有些运动员提出愿意多尝试中餐,比如饺子,他们都很喜欢,不止一次提出来希望增加。”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正在河北张家口崇礼云顶滑雪公园举行,张家口市商务局局长治秀芳透露,“饺子”成了本次冬奥测试赛餐桌上的宠儿。

  • 你知道海底捞关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吗?

    你知道海底捞关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吗?

    中国最大的连锁火锅餐饮公司海底捞(6862.HK)宣布将关闭300家门店。11月8日,海底捞以21.45港元/股开盘,截止发稿股价上涨9%。以开盘价计算,海底捞今年以来股价下跌66.5%,市值已蒸发2323亿港元。

  • 海底捞销售过期食品,上个月刚爆出缺斤短两!

    海底捞销售过期食品,上个月刚爆出缺斤短两!

    一向以“好服务”出圈的海底捞,最近似乎状况频出,不禁要问,海底捞到底怎么了?

  • 走近冬奥餐饮保障团队,揭秘冬奥饮食!

    走近冬奥餐饮保障团队,揭秘冬奥饮食!

    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季嘉东)2021年轮椅冰壶世锦赛30日落幕,中国队赢得冠军。赛场外,与中国队同样出色的还有“冰立方”的各项工作团队,他们确保了运动员、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等不同人群能够顺利参与和工作。其中有两支队伍独具特色,一支不能少,一支最年轻。

  • 经营逻辑:做餐饮、做生意、做品牌如何统一?

    经营逻辑:做餐饮、做生意、做品牌如何统一?

    据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餐饮门店总数约为911万家,但如此庞大的门店体量,其中较为家喻户晓的也不过才几十家餐饮品牌而已,即使有幸冲到第一梯队,比如肯德基、麦当劳、海底捞的经营价值可以位列前三(百强餐饮名单前三),但从占比来看,2020年这三家品牌的门店总数也仅为1.3万家左右,这个比例仅占餐饮门店总数的1.4‰(千分之一点四)。

  • 为何蔬菜价格上涨明显?这次会持续多久?

    为何蔬菜价格上涨明显?这次会持续多久?

    “几十块钱没买到什么菜,一棵大白菜花了十多块钱。”近期北京市民明显感到蔬菜价格上涨,尤其是部分叶类蔬菜,“售价超过了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