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查看详情

海底捞迎来强劲对手,又一家火锅店要上市了!

时间:2021-09-06 11:34:23 阅读:16920 来源:北京时间财经

核心提示

又一家火锅店要上市了!



近日,据港交所披露,粤式火锅连锁餐厅捞王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计划募资2亿美元。若成功上市,捞王将成为继海底捞、呷哺呷哺后第三家火锅上市品牌。

捞王属于捞王(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成立于2009年,2010年在上海开设第一家门店,公司注册于2015年,创始人之一、董事长为李裕成。与川渝火锅的爆辣红汤不同,捞王为粤式火锅,以煲汤、菌汤、海鲜等“清新养生”风格为主。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20年收入计算,捞王是中国排名第一的粤式火锅餐厅,占有1.7%的市场份额;并在整个中国火锅餐厅市场中排名第四。

截至目前,捞王在中国内地的25个城市开设了135家餐厅,在台北开设了1家,所有餐厅均为直营。

对比来看,截至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全球门店数达到1597家,中国内地有1491家;呷浦呷浦集团旗下共有1077家呷哺呷哺门店和149家湊湊门店。捞王的门店规模与凑凑接近。

业绩方面,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呷哺呷哺和捞王营收分别为200.94亿元、30.47亿元、6.467亿元,同期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9652万元、-4992万元、2145万元。

和君咨询连锁经营专家文志宏告诉时间财经,捞王的知名度,相对呷哺呷哺、海底捞而言不是很高,它选择上市有扩大品牌影响力的考虑。尤其是近几年创业板实行注册制以来,中国餐饮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到一个资本竞争时代,捞王也是不进则退,它选择港股,可能是因为港股上市更加快捷。

人均消费超海底捞

捞王目前经营捞王、锅季和捞王心灵肚鸡汤三个品牌,其中旗舰品牌捞王锅物料理以粤式火锅为主,适合家庭、朋友和同事等聚餐场景,捞王锅物料理业务板块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锅季属于套餐和快餐品牌,聚焦一人食的消费场景。捞王心灵肚鸡汤,一家为少人聚餐提供快捷便利的用餐体验的快速休闲餐厅,代表我们在零售业务方面对满足年轻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探索。

捞王认为,多元化品牌策略对公司的持续成功至关重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粤式火锅餐厅将是火锅餐厅市场中发展最快的品类,中国所有粤式火锅餐厅自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3%,增速超过其他类型火锅餐厅。预计到2025年,粤式火锅餐厅的市场规模将从630亿元上升到1285亿元,占中国整体火锅餐饮市场的15.1%。

作为粤式火锅领头羊,捞王的店面数从2018年的75家增至2021年6月的130家,2018年至2020年每年净增店面18家、18家、32家、今年净开5家。

招股书显示,捞王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为建设2号中央工厂提供资金;在全国乃至全球开设新餐厅,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计划开设约32、49、75和103家餐厅,主要在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与其他城市。

对比来看,捞王增长较为保守。在扩张方面,2017年到2020年,呷哺呷哺门店总数从759家升至1061家。海底捞更是在今年上半年净增299家店面。

营收方面同样如此,2018年至2020年分别营收8.71亿元、10.95亿元、11.2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8.90%。海底捞2018年、2019年的营收增速均超50%,呷哺呷哺同期增速接近30%。

但捞王在毛利方面有相对优势。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捞王毛利率为65.6%、65.1%、63.1%、63.8%。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的毛利率为57.7%,呷哺呷哺毛利率62.75%。

其毛利率高与人均消费分不开。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度,捞王的餐厅顾客人均消费分别为120.3元、123.7元和128.1元,整体呈现增长态势。2021年上半年为123.9元,较2020年同期的130.1元有所下滑,但仍高于同期内海底捞的107.3元和呷哺呷哺的62.2元。

翻台率超呷哺呷哺

作为连锁餐厅,其高增长是资本最为期许的,门店数、客单价、翻台率共同构成了火锅连锁店的增长引擎,同时这三者也容易相互掣肘。

以海底捞为例,公司的客单价变化不大,2021年上半年的顾客人均消费为107.3元,2020同期为112.8元,2019年顾客人均消费为105.2元。

翻台率和门店数是海底捞一直努力的方向,新开门店显然是最直接的。海底捞创始人此前张勇称,“一旦我整合好现在的门店,我还会扩张……稳定下来就再冲锋,直到海底捞倒下来为止。”

海底捞也曾将翻台率做到了5以上,但张勇此前透露,当海底捞翻台率达到5以上的时候,消费者要等1个小时,影响消费者体验。后来公司摸索觉得降低翻台率到4.5比较合适。

捞王的翻台率一直较海底捞要低,但2021年的数据要高于呷哺呷哺。巅峰时期的呷哺呷哺,部分门店翻台率高达7次/天。但总体来看,呷哺呷哺主品牌翻台率从2018年的2.8次/天降至2020年的1.8次/天,子品牌凑凑的翻台率从2019年的4.1次/天下滑至去年的2.9次/天。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度,捞王翻台率分别为3.1(次/天)、3.0(次/天)、2.5(次/天),2021年上半年为2.4(次/天)。惠誉称,海底捞翻台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来自新餐厅的稀释,新餐厅往往在上升期的翻台率较低,并蚕食现有餐厅。

据捞王招股说明书,捞王已在华东市场外的其它城市开设捞王锅物料理门店19家,覆盖北京、深圳、重庆、成都、西安、武汉等地。上述新开门店大多数都能够在开业1至2个月之内达到盈亏平衡,一般平均现金投资回报期为13个月。这颇为投资者提振信心。(北京时间财经 陈世爱)
  • 舌尖上的冬奥测试赛,饺子成为餐桌上的宠儿

    舌尖上的冬奥测试赛,饺子成为餐桌上的宠儿

    有些运动员提出愿意多尝试中餐,比如饺子,他们都很喜欢,不止一次提出来希望增加。”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正在河北张家口崇礼云顶滑雪公园举行,张家口市商务局局长治秀芳透露,“饺子”成了本次冬奥测试赛餐桌上的宠儿。

  • 你知道海底捞关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吗?

    你知道海底捞关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吗?

    中国最大的连锁火锅餐饮公司海底捞(6862.HK)宣布将关闭300家门店。11月8日,海底捞以21.45港元/股开盘,截止发稿股价上涨9%。以开盘价计算,海底捞今年以来股价下跌66.5%,市值已蒸发2323亿港元。

  • 海底捞销售过期食品,上个月刚爆出缺斤短两!

    海底捞销售过期食品,上个月刚爆出缺斤短两!

    一向以“好服务”出圈的海底捞,最近似乎状况频出,不禁要问,海底捞到底怎么了?

  • 走近冬奥餐饮保障团队,揭秘冬奥饮食!

    走近冬奥餐饮保障团队,揭秘冬奥饮食!

    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季嘉东)2021年轮椅冰壶世锦赛30日落幕,中国队赢得冠军。赛场外,与中国队同样出色的还有“冰立方”的各项工作团队,他们确保了运动员、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等不同人群能够顺利参与和工作。其中有两支队伍独具特色,一支不能少,一支最年轻。

  • 经营逻辑:做餐饮、做生意、做品牌如何统一?

    经营逻辑:做餐饮、做生意、做品牌如何统一?

    据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餐饮门店总数约为911万家,但如此庞大的门店体量,其中较为家喻户晓的也不过才几十家餐饮品牌而已,即使有幸冲到第一梯队,比如肯德基、麦当劳、海底捞的经营价值可以位列前三(百强餐饮名单前三),但从占比来看,2020年这三家品牌的门店总数也仅为1.3万家左右,这个比例仅占餐饮门店总数的1.4‰(千分之一点四)。

  • 为何蔬菜价格上涨明显?这次会持续多久?

    为何蔬菜价格上涨明显?这次会持续多久?

    “几十块钱没买到什么菜,一棵大白菜花了十多块钱。”近期北京市民明显感到蔬菜价格上涨,尤其是部分叶类蔬菜,“售价超过了肉价。”